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上海网 > 资讯 >

如何看待目前和未来中国式养老问题?

来源:互联网 2020-10-21 16:36:05  阅读:-
导读: 

“中国式养老”这个词,带有一种深深的悲哀色彩。先来看大家几组数据。

一、90%的居家养老,7%的养老院养老,3%的社区养老

这就是中国独特的养老方式,大多数人还是受固有养老观念的影响,选择“养儿防老,居家养老”的方式;一些生病有身体护理需求的老人,会选择并不愿意选择的养老院;极少数人,会选择社区养老。养老社区其实从各个方面来讲,都是养老的最优选择。但目前普及率这么低,一方面是因为养老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,另外一方面大多数目前在营业的养老社区,收费都处于中高端水平,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门槛。

二、传统养老解决不了大部分的养老需求

近日,网易数读发布的有关弱势群体住房问题的调研显示,独居老人是我们身边数量最多的弱势群体,占比达64.6%,而包括独居老人在内的弱势群体,超过七成存在住房问题。

从这份调查中,可以看到老人在养老的住房设施,环境,设计都各个方面都有很多需求。

所以,目前的中国式养老是怎样一种现状呢?市场有需求,市场有很多很多的需求,市场有很多很多亟不可待的需求,同样,市场也有供给,有不同角度不一样的供给解决方案,那么,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。这么鸿沟一个是传统的养老观念,另外就是养老成本的高昂。

那么未来的中国式养老,希望可以摘掉中国式养老的帽子了,中国的养老问题,就是全世界的养老问题,随着养老观念的普及,不会再带有独特的中国烙印。

三、社区养老,最优化的养老解决方案

养老社区,作为一种普及度较低却效果最好的养老方式,虽然目前也有需待解决的短板,但总体上是解决老人晚年优雅生活的最好方式。它立足于老人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多角度的诉求,集健康养老、快乐养老、科学养老,文化养老为一体,最大化打造长者的享老生活极致体验。

梧桐人家,是太平集团首个旗舰型养老社区,斥资约40亿元。主要面向55岁以上的自理老人,为他们提供餐饮起居、医疗保健以及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服务,另外还专门配套有社区康复医院,为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提供专业康复护理服务。

3000m²的中央湖景,社区触目所及都是绿色,环境很原生态。

社区有很多户型可选,均朝南并带阳台。配备全屋地暖、新风和中央空调,居住舒适感比较强。

室内外触手可及的地方均有一键呼叫按钮,确保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施救。

过道、玄关换鞋处、座便器两侧、浴室等长者活动的重要节点均贴心设计圆形防滑扶手。

定时定期帮助老人做全面的健康管理。

有各式各样的活动,让老人参加,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,既能不孤独又能结交朋友。

希望,未来,每个老人不止是都有老可养,更有快乐的老可养。

项目地址:上海浦东新区忘忧路100弄

咨询热线:021-58080909/68116111


推荐阅读:西宁热线

 

(正文已结束)

(编辑:喜羊羊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